我校全面启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助力精准扶贫”行动

发布者:校团委发布时间:2016-07-20浏览次数:19

(通讯员:刘光明)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委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好团省委《关于做好“关爱留守儿童 助力精准扶贫”行动“双结双促”工作的通知》(鄂青联发〔201619号)文件精神,根据咸宁团市委《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市共青团系统广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助力精准扶贫”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咸青发〔20169号)具体要求,本次扶贫行动我校对口支援地区为咸宁市通城县,在接到对口支援结对任务后,学校团委第一时间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动员全校各级青年志愿者组织、各公益类学生组织(社团)、广大团员青年、青年志愿者踊跃投身到“关爱留守儿童 助力精准扶贫”行动中来。

通城县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辖11个乡镇、185个村(社区),总人口50万,面积114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万亩。1987年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老区县;1995年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贫困县;2011年被省政府列入幕阜山区库区综合示范区。自20113月份学校在通城县开展“三万”活动以来,在校地合作帮扶、“三万工程”工作驻点(通城县麦市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等方面,学校已与通城县建立了长期对口支援共建关系。在本次由团省委统一组织部署的专项行动中,学校团委立足现有工作基础,结合对口支援县通城县的具体情况,通过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优势,全面发动、积极响应,安排部署校级重点立项团队经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围绕“绿色发展理念下的精准化产业扶贫模式探究——以咸宁市通城县麦市镇为例”主题,于712日至715日赴通城县麦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专题调研,实践队分别走访了通城县麦市镇麦市村、井堂村、九房村;四庄乡华家村、新联村;石南镇虎岩村、花亭村等11个村,进行调研访谈,走访了解各村基本情况及“精准扶贫”中搬迁及产业扶贫等有关工作。同时,根据通城县团委对口支援工作要求,截止至2016720日,活动实施第一阶段,共动员组织全校109名志愿者,成功与咸宁市通城县马岗镇和大坪乡的贫困留守儿童结对,超额完成结对任务。

结对工作完成后,扶贫志愿者们将依托湖北省贫困留守儿童结对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采取“线上对接”与“线下实施”相结合的模式,从关爱对象的实际需求出发,在校团委、校志愿者协会的统一组织下,从目前全面启动至20197月底,陆续安排尼加提·雪莲花志愿服务队、VAL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团、青鸟志愿服务队、法律援助与保护中心等校内各级志愿服务团队,结合自身特色,依托“希望家园”活动阵地,以“大手牵小手、走进中南大”、“三下乡”社会实践、“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志愿助残阳光行动”等为活动载体,重点围绕亲情陪伴、心理疏导、助学扶智、权益维护等方面对通城县贫困留守儿童开展系列结对关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