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擂响“长江经济带”建设战鼓】
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这是继京津冀一体化之后,新一届政府勾勒的另一项重大区域发展规划。
舆论反应:
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鹏:长江经济带需要打破“一亩三分地”,实现共生崛起的理念,除了顶层设计,核心还需要用新经济的方式推动一体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宣晓伟:分工的规模取决于市场规模,规模越大劳动效率越高,这需要打破市场壁垒,促进一体化跨区域的发展,原来“一亩三分地”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不行。
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员徐逢贤:利用江河湖泊从沿海到内陆梯度推进发展,是许多国家推动经济发展的规律,长江经济带也会有这个功能,可以从沿海直通西部,必然会带动经济的协调发展。
政策解读:
黄金水道串“珍珠”得靠改革引线:经济带的崛起离不开产业,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布局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环境优化更须深化改革开放。在改革推动下,让各项生产要素和市场要素像滚滚长江一般充分流动起来,优势才能尽快集聚起来,经济才能更加活跃起来,整个经济带也才能真正“舞动”起来。(《经济日报》)
通过长江经济带推动错位发展和错位竞争:长江经济带实际上横跨了中东西部,三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差异大,而且它沿着这个黄金带形成了一个资源带、一个旅游带、一个能源产业带,所以它的产业的梯度开发、层次开发优势是很明显的。由于这样一个良好的条件,那么各地在发展产业上都不去重复建设,不搞重构化的发展,可以错位发展、错位竞争,然后产生一个总体经济效应。(央广网)
别忘留下一江清水: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加强生态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做好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和保护。在全流域建立严格的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控制污染排放总量,促进水质稳步改善,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永续利用,走出一条绿色生态的新路。(人民网)
【国家创业就业税收新政】
记者4月26日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我国出台政策延续并完善了支持和促进创业就业的税收政策。2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出台未来3年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政策。
政策解读:
以税收“减”法做收入“加”法:政府通过减税手段,鼓励自主创业以及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对增加人民收入、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关键是要做好落实。(新华社)
鼓励小微企业多用毕业生:国家利用税收杠杆促进小微企业吸纳失业人员,实际也是在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小微企业得到更多的发展,也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长久以往,还可以给国家提供更多的税源。(《中国青年报》)
取消行业人群限制:进一步消除了就业领域的身份歧视,有利于突出企业吸纳就业税收政策的实效。(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