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1101班就业典型谈经验

时间:2015-05-25浏览:187

  (通讯员 徐晓雨)

  人物简介:

  肖千峰:就业于深圳农商银行

  王维:就业于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法务部

  赵星:就业于黄陂区国税局(公务员)

  通往良好岗位的路并非一帆风顺,正如冰心写到:“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让我们走近民商1101班的三位就业典型,聆听他们的经验。

  坚持本心,注重效率

  大学生活斑斓多彩,学习与社团活动互相交织,时间与精力的分配安排难免会出现冲突。扎实的专业基础是求职的一大优势,因此,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格外重要。如何去合理地平衡学习与课外活动、如何做到统筹兼顾,赵星同学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经历讲述了她对该问题的看法。

 

 

  大学前期忙于社团工作的她,后期则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了学习上。在她看来,在不同的大学阶段,我们学习或工作的重点也不同。比如在大三阶段担任学生干部时,她主要从事协调工作,做好统筹与规划,不用每件事情都亲力亲为。这样一来,她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与司法考试的准备中。在保证个人效率的前提下,可以做到学习与社团工作的兼顾。

  “最重要的是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己选择怎么去平衡”,赵星强调道。坚持本心与培养能力最为关键,在明确自我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之后,设定详细的时间安排计划,主要着眼于利用社团、其他组织等提供的机会,积极提高自己的统筹安排、临场应变、语言组织等各方面能力,丰富并充实自我。只要能够合理利用时间并提高效率,游刃有余地平衡学习与工作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读研与就业的岔路口

  对于大四学生来说,读研还是就业,是一个关系到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在读研与就业的岔路口,受访的师兄师姐们选择了就业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

  在他们看来,就业与读研,完全取决于个人的选择。王维向我们阐述了本科生的优势所在,本科生较之研究生,有着更强的可塑性与稳定性。并且,企业择人,看中的是我们大学期间的积累。

 

 

  肖千峰告诫我们说,从事职业的过程中,要用心做好目前的事,做好当下,注重行动力。进行法律工作时,要不断提高语言组织能力与应变能力,适当发展特长。面对一个与大学生活全然不同的工作环境,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职业规划,表达了对进入职场后的生活的担忧。肖千峰明确了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并为自己的未来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决心从底层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既定的目标迈进。“其实我也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这份工作”,虽然他对职场生活充满了担忧,从他稳重的谈吐中,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出他对未来的信心

  揭开“面试”的神秘面纱

  面试作为一种考验心态与应变能力的淘汰机制,是所有求职者的必经大关。如何制作一份精彩的简历,如何在面试中有出彩表现,是每一个求职者都关注、也令他们头疼的话题。

  “简历是一种与HR的交流方式,那么它的内容与形式都要做到让人眼前一亮。”肖千峰谈及写简历的经验时提到,简历要简洁,突出重点,根据对方公司的要求增减内容。数据化很重要,它可以使简历显得真实具体。细节方面也不能掉以轻心,例如可以在简历排版上独辟蹊径,简洁而有条理的简历极易获得面试官的青睐,而一份标题突出、层次分明的简历也可以吸引面试官的关注。

  赵星向我们分享她的一次较为尴尬的面试经历,在中国银行的二轮面试中,由于提前缺乏准备,面试过程中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提前做好准备,对面试公司多加了解,“知彼”尤其重要。面试中,尤其是公务员面试,不要自以为是,最好坦诚相待。

  毕业寄语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痛苦的迷茫时期,心态摇摆不定。这个时候,不能太过于心急,要及时沉静,不断自我鼓励,缓和心情。”谈到生活,他们并不崇尚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而是认为,对生活要有规划,要有想法,要有激情。

 

 

  “学习成绩在大学里依然是件很重要的事情,也要有对大学生活的规划。”王维如是寄语师弟师妹们。“吃苦是必经阶段,同时,要把自己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