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风教授讲述“走近马克思”

时间:2015-12-16浏览:210

  (通讯员:刘怡凡、王文瑞)12月4日晚第九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第二次理论授课在南湖校区文潭楼四楼报告厅举行,我校经济伦理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生导师刘可风教授以“走近马克思”为为第九期“青马班”学员作理论授课

授课开始刘可风教授便向现场的学员提出“两个问题”,第一:如何认识马克思学习马克思,第二:作为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应该如何做

针对在座的全体95后青马而言刘可风教授把自己比喻成马”针对第一个问题,他首先解读了马克思主义核心的三个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关注人的命运,聚焦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与痛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对社会制度的尖锐解剖以及对制度中人的本质的全面解放;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对资本与劳动关系的重要解读。”随后结合自身经历谈及对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体会,以共产党宣言》开篇词“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引出讲述了自己对马克思思想、语言、人格魅力及其热情奔放的天性人文情怀的欣赏。他本人在分管学生工作之后开学和毕业典礼全校学生公布个人手机号码,始终坚持“有信必复,有问必答,始终用朱熹的君子之心,常怀敬畏勉励自己,同时勉励大家马克思那样活着,永远保持对祖国、人民的忠诚,对内心、良心敬畏,对生命价值的理解、追求,诙谐风趣语言激起了课堂阵阵掌声。 

针对第二个问题,刘可风教授用“九句话”寄语全体学员:一是“明确信念”,他结合自己16岁下乡知青经历1977作为恢复高考后的中国第一批大学生的求学经历、29岁留校任教教学经历,用切身实际和体会讲述了自己追求信念、坚定理想、人生选择的心路历程;二是“做一个有智慧的人“智,明辨是非的能力;则是一种放下的境界”;三是“热爱学习”,终身学习,广泛涉猎人类的各种文化成果,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和乐趣;四是“养成一种人格“做一名表里如一的君子;五是“融入集体”,刘可风教授阐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真正含义,教导大家辨证的看待自我牺牲利己主义;六是“做到两个极端”,“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和人民极端热诚做一个向他人输送快乐和正能量的人;七是“规范举止行为”,告诫大家平时注意得体的形象、文明礼貌的行为和兑现承诺态度;八是“淡泊名利”,甘于吃亏,乐于奉献;九是“要有担当,作为一名青马敢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良好校风学风的建设积极努力。 

最后互动环节中,公共管理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尼加提·艾买提经济学院2013级本科生左先良分别围绕“信仰”和传承向刘可风教授请教提问刘可风教授表示“信仰是青马人’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能够代代传承的根本,对整个中国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以及当代青年群体健康成长导向作用欲望则是一切恶行的根源,它以‘利己为目的扭曲人的本性阻碍主流价值观与正能量的传播,我们在座每一个人都要将信仰的火种代代相传,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