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贤杯”系列竞赛之“思辩中南”校园主题辩论赛复赛战火重燃

时间:2018-11-11浏览:688

新闻网讯(校园记者郭芷璇),20181111日下午两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希贤杯”系列竞赛之“思辩中南”校园主题辩论赛复赛如约而至,再续华章。从初赛中脱颖而出的八支队伍于文澜楼再度聚首,共辩真知,为我们奉上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比拼。

本次复赛的辩题贴近教育民生,两个辩题分别为:大学生“佛系”的生活态度是否可取、当今中国是否应该增加基础教育中艺术课的比重。此类社会性辩题无疑让广大学子对教育现状、校园生活有了更深刻地思考。

怎样以小见大,针砭时弊,展现才思?为观众带来兼具学术性与生活性的比赛的同时,进入复赛的八支队伍都给出了独具特色的回答,赢得满堂喝彩。

辩者争锋,你来我往,风度翩翩,侃侃而谈,又暗藏唇枪舌剑。尤其是在最精彩的自由辩论环节,现场气氛不断升温,辩手们乘风破浪,气势如虹,精彩不停,掌声不断。

在“大学‘佛系’的生活态度是否可取”辩题的点评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何西瑞老师、高梦娇老师分别对正反双方进行了犀利的提问,双方辩手都沉着地给出了满意的答案。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彭博师兄以丰富有趣的事例为大家详细解读了:大学生“佛系”的生活态度是否可取的辩题,增进了各位辩手、观众对该场辩论的认识。最后何西瑞老师意犹未尽地进行了第二轮点评,指出了各位辩手的进步空间,并以丰富的专业学术知识将辩题与社会“同质化”现象相联系展开了解读。

在“当今中国是否应该增加基础教育中艺术课比重”的提问环节里,评委老师与辩手对“什么是艺术”进行了深刻讨论。高梦娇老师指出了赛场的瞬息万变,向各位辩手强调了及时调整战略的重要性。彭博师兄联系教育体系、成绩考评体系、社会价值观念对辩题进行了更深理解。随后,何西瑞老师当场激扬地演唱了歌曲,生动直观地让在场的各位体会到了艺术的魅力。最终,何西瑞老师以“艺术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解析了他眼中的艺术。

经过一下午酣畅淋漓的激战,成功晋级半决赛的队伍已经产生,他们分别是法学院、金融学院、刑事司法学院以及文澜学院。此外,会计学院的息巨涵、金融学院刘淼、经济学院蒋虅锐和文澜学院江月分别荣获最佳辩手。

复赛之后,紧张刺激的半决赛即将开启,一山更比一山高,强中自有强中手,想要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走得更远,各个学院的辩手需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思维反应速度、沟通技巧,增强语言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1118日下午两点文澜楼,战幕重起,鹿死谁手,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