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贤杯”系列竞赛之“思辩中南”校园主题辩论赛总决赛完美收官

时间:2018-11-25浏览:2267

新闻网讯(校园记者郭芷璇),20181125日下午14点30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希贤杯”系列竞赛之“思辩中南”校园主题辩论赛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如约而至,于南湖校区艺体中心热力开赛。

本次比赛特邀2010国际大学群英辩论队冠军、当代教育集团思维与口才培训师彭飞宇老师,华中科技大学宗教学博士、2010年武汉市辩论锦标赛最佳辩手凌珑老师,我校逻辑学教授李永铭老师,哲学院副教授、校辩论队教练张莉敏老师,校辩论总教练、校团委副书记徐小奔老师担任比赛评委。

今天,法学院与文澜学院再次对垒,争夺季军之位,而从半决赛中脱颖而出的刑事司法学院和金融学院则展开了精彩的巅峰对决,向冠军宝座发起冲击。

在季军争夺赛中,两支队伍以“限酬令对演艺圈发展的利弊”为题展开辩论。正方法学院从天价片酬对娱乐圈的畸形影响、限酬令对影视产业发展的良性作用及限酬令对社会影响论证了“限酬令对演艺圈的发展利大于弊”。反方文澜学院从限酬令不符合“能者多得”的法则,以及限酬令对艺术自由、艺术创新的不良影响来阐述了“限酬令对演艺圈的发展弊大于利”。

决赛中,金融学院与刑事司法学院则就“顺从世界是否会过得更好”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正方刑事司法学院以应届毕业生是否选择去一线城市发展为切口,阐述了两种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以鲜活的事例阐释了个人豁达面对人生、理智考虑,从而与世界产生和解,寻得内心的安宁,多方面阐述了“顺从世界会过得更好”的原因。而反方金融学院则转换思路,以就业选择安稳的职业,抛弃理想,对内心带来的压抑、痛苦;社会因随波逐流的“顺从”带来“沉默的螺旋”等事例切入,强调了“不顺从”是保持内心热爱,勇于争取,勇于发声,这样才更能获得幸福,从而有力地驳斥了正方的观点。比赛场上,选手们才思敏捷,引经据典,据理力争,借力打力,句句切中对方要害,又不给对方留下任何破绽,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赢得了评委与观众的阵阵掌声。

在精彩的辩论之后,评委与观众就存疑问题与辩手们展开了更深入的探讨,全面地挖掘并展现了辩题所蕴含的实际意义。在季军赛的点评环节中,华中科技大学宗教学博士凌珑老师结合社会实际背景,指出天价片酬可能造成演艺圈畸形发展倾向,提出了他国演艺圈演员报酬模式可借鉴之处,从而深入分析了该辩题。同时,她也对双方辩手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了政策性辩题对背景深入挖掘、联系的重要性,对双方辩论操作模式的优化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在决赛的评委点评环节中,针对社会法律、道德秩序的需要,与个人追求的矛盾提问,与选手深刻讨论了“顺从世界”与“不顺从世界”的现实可行性。在提问环节中,2010国际大学群英辩论队冠军、当代教育集团思维与口才培训师彭飞宇老师指出:本辩题偏向于讨论世界观、价值观。关于破题;我们更应深刻思考:如果“顺从世界”成为主流价值观,我们的世界会怎样?题目暗含希望我们考虑的,其实是我们到底应“顺从世界”还是“顺从内心”。这两个重要而深刻的问题,不仅是辩手们应深入挖掘的辩题,也是每一个人都应思考的人生之问。

经过一下午的交锋,金融学院拔得头筹,问鼎冠军,刑事司法学院荣获亚军,文澜学院摘得季军,法学院拿下第四名。经济学院、财政税务学院、哲学院与会计学院荣获二等奖,外国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中韩新媒体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与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获得三等奖。公布结果后,颁奖典礼开始,评委老师统一为获奖团队、各场“最佳辩手”、全程最佳辩手颁发了荣誉证书。

至此,为期一个月的“希贤杯”系列竞赛之“思辩中南”校园主题辩论赛成功落下了帷幕。雄辩滔滔舌战群儒,思维清晰耳听八方,你来我往巧设陷阱,敌进我退分秒必争。国情世事,经国济民,辩坛精英,论场先锋。在本次辩论赛中,中南大学子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采,传承了中南大思辩精神,展现了中南大论辩雄风,让学校沐浴在学术的氛围中。艺体灯熄,学术不灭,来年相约,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