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吕叶菲)近日,“中国艺术大讲堂”启动仪式在中国美术学院举行举行。我校美育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师生代表、校院两级艺术团师生代表在文济楼201礼堂集中观看此次活动线上直播。
仪式开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长吴岩守首先致辞。他表示,在迎来建党百年这一关键节点特此隆重举办举办“中国艺术大讲堂”启动仪式意义重大。
教育部音乐与舞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主任委员王黎光在发言中提到,当前音乐舞蹈教育,应促进音乐学科培养能力,让艺术学科走出西方话语体系,建立起中国乐派,在中西结合的基础上,展示中华文化自信。
教育部戏剧与影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主任委员周新在讲话中介绍到,戏剧与影视专业已重点围绕新文科建设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并通过开展影视大讲堂活动,积极推进新文科建设。
教育部艺术设计专业指导委员主任委员鲁晓波则提到,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曾指出,要把更多美术艺术元素结合到城乡建设当中,加强文化交融。新文科建设要注重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培养新时代需求的综合性人才。
教育部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指导委员主任委员廖祥忠发表讲话。他提到,近来新科技与数字艺术产生化学碰撞,审美发生剧烈变化,我们应努力探索中国文化的时尚表达、二次元的中国精神传达。他提出了三点意见:第一,通过动画数字艺术媒体让世界人们对当代中国产生情感认同和文化记忆;第二,让学科认知升维;第三,正视科技对人文社科领域的赋能与影响,探索中国文化当代表达、人文记忆与世界意义。
接下来,教育部美术学类专业指导委员副主任委员刘伟冬发表讲话。 他指出,艺术美术学发展,既要符合艺术规律,又要服务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既要立足本土,又要放眼世界。文化需要继承、创新、传播。要加快传播体系建立与培养,让学生自觉产生创作的欲望与能力,形成具有中国价值的美学观和审美观。
启动仪式最后,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彭锋发表讲话。他提出,理论创新是关键问题:第一,是要加快学科交叉建设,尽快形成“超学科”;第二,让理论助推艺术攀上高峰;第三,艺术理论学科建设是我们构建中国艺术学的重要探索。
10时30分许,“中国艺术大讲堂”启动仪式伴随着主题宣传片的播出落下帷幕,随后,本次大讲堂第一讲正式开始。
“中国艺术大讲堂”第一讲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主讲,主题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他指出中国精神是中国艺术的灵魂。中国文化精神具有以中国民族为主体所生发出来的内生特点,它不仅活在传统中,更活在日常生活中;不仅活在可见的现象中,更活在不可见的深处。
据悉,“中国艺术大讲堂”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类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是加快推进新文科建设、推动高等文科教育提质创新的有力抓手,是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实际行动,是全面加强艺术专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艺术大讲堂”汇聚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动画与数字媒体六大艺术领域的名师名家和业界代表,旨在开设艺术专业领域的高水平系列课程,打造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线上线下融合式“金课”集群。
今后,学校将依托“中国艺术大讲堂”,进一步推进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丰富供给形式、扩大覆盖范围,多为全校师生提供有料有趣的美育讲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