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腕君:自强之星,逆境盛放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3-28浏览次数:131

田腕君:自强之星,逆境盛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团委2023-08-0516:20 发表于湖北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广大青年群体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借助榜样力量引领广大青年牢记时代责任、建功伟大征程,近期,团湖北省委学校部、湖北省学联秘书处揭晓了湖北省2022年度“大学生自强之星”的推报名单。我校法学院的田腕君同学荣获“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和“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田腕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2022级法学理论专业研究生,现任浙江大学数字法治实验室数字法学与数字法治研究助理,曾任2022级法学理论专业党支部书记,曾任湖北博昊济学基金会湖北大学学子会第一届副主席、第二届主席。

01

坎坷成长路——用脚步走出大山

她是被上帝吻过的天使,先天性左足发育不全。她的父母虽然是农民,收入微薄,但是还是选择陪着她四处求医与学习成长,她拥有一个贫穷但幸福的家庭。

可是,在她四岁时,母亲患上癌症,为治病不仅花光了家里积蓄,还欠下一笔不小的债务,尽管如此,在她七岁那年的儿童节前夕,那个本该充满童年乐趣的初夏,她的妈妈还是去了遥远的天堂,家里也一贫如洗。日常开支全靠父亲在工地打零工,艰难地支撑着家前行。她暗暗下定决心,奋发图强,走出大山,向着心中梦想不断拼搏。这份决心最终如愿以偿。

上帝吻过她,却弥补了她一颗自立自强的心;上帝带走了她的母亲,却给了她许许多多的母爱。成长路上,她被父亲、亲戚、朋友、老师以及社会慈善家的关爱包围着,让她不断超越自己,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她的自强事迹先后被长江日报(标题为《来学校报道!她的书本行李从工地搬来了》)、极目新闻(标题为《经历苦难盛开的玫瑰花,这位中南大硕士新生不简单》)、湖北电视台、武汉教育电视台等10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在法学院2022年新生开学典礼上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强故事,传递自强精神。

02

求学科研路——用勤奋勇攀高峰

勤奋刻苦学习,成绩、竞赛两开花。专业学习上,她勤奋刻苦,学习成绩排名专业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该学年法学院仅1人)、十佳大学生(校最高荣誉之一,全校仅10人)、琴园风云学子(校最高荣誉之一,全校仅10人)、十佳女大学生(全校仅10人)等多项荣誉。她还积极参加学科竞赛,以队长身份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二等奖)。

醉心科学研究,项目、专利双收获。科研工作中,她热爱研究,主持的《非诉行政案件“裁执分离”改革路径研究》项目获得省级立项并成功结项,建言献策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模式;被授权国家专利三项,分别是“一种手机屏幕清洁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手机屏幕清洁器”外观设计专利和“一种财务支出管理用票据收纳盒”实用新型专利。所获专利结构巧妙,实用性强,解决了一类生活问题,在市场化开发应用后,会具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广泛与人交友,学工、实践两不误。在学生工作上,她协同湖北博昊济学基金会骨干成员创造性地组建了博昊湖北大学学子会,并担任了第一届学子会副主席、第二届主席,团结1000多名湖大博昊学子,践行博昊精神,提升自我,奉献社会,获评“优秀学生干部”;她担任所在专业的党支部书记,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民主测评结果为“优秀共产党员”;她担任浙江大学数字法治实验室“数字法学与数字法治研究助理”,还参与了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举办的“数字法学冬令营(SAIL-2022)”课程,并被评为“优秀营员”。

课外生活中,她积极参加实习实践活动,20211-2月在广东东舟律师事务所实习,导师为该所著名律师杜沃华,她受到了极大启发与指导;20219-12月,她到武汉东湖公益服务中心实习,组织并参与“残障研究与社会融合工作坊暨2019东亚残障论坛”,真切地感受到世界还有许多没有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弱势人群,对社会痛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梦想投身于解决国民痛点,为社会作出贡献。

她始终认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仅仅将成绩做好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善于与人交往,全面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终有所获。

03

心系感恩路——用教育回馈家乡

作为从国家贫困山区走出的大学生,她决心通过教育奉献回馈家乡。一方面,她把对高中数学的独创性笔记编纂成书,以《高考归来话数学》为名拟出版,惠及更多的后来者;另一方面,她于2017年暑假在家乡恩施创立了燕园学社公益支教组织,旨在为追求梦想的山区孩子插上翅膀,传承自强精神。

燕园学社从成立至今,已经举办了四届公益支教活动。团队成员从最初的一人发展为如今的十二人;受益学生从当年的十几人到如今的165人;受益区域从当年的恩施地区到如今的涉及上海、山西等全国多地;课程设置从当年的作业辅导到如今的多元课程;燕园学社还充分发挥云端优势,不断扩大课程的影响力,为更多高中学子提供帮助。

在她的带领下,燕园学社自成立以来取得了如下成果:一是直播教授数学,全力助力高考,直播时长超过2000分钟;二是录播传递温暖,分享课外知识,共录播了20节录播课;三是答疑查漏补缺,巧用几何画板,形象化的演示方法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分享解疑答惑,介绍方法和经验,充分利用不同的学科背景院校背景分享专业介绍和学习经验;五是搭建宣传平台,分享记录活动,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官方QQ号、抖音、B站、小红书等自媒体IP矩阵,总浏览量超过20000人次;六是扩大宣传平台,争取更大响应,共获得湖北日报、长江网、中国青年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等媒体报道20多次;七是深入理论研究,建言献策“云”教育,撰写了2篇研究论文;八是依旧保持联系,携手共赴未来,燕园学社QQ交流群平时也是交流平台;九是挂靠学院研会,立足长远发展,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成立了“燕园学社”志愿服务队,力使该服务队在中南大这片沃土扎根,成长壮大。

此外,以她和燕园学社的故事为原型的公益微电影《萤火》已经进入拍摄阶段。一只萤火虫发出的光很微弱,但源源不断的萤火虫汇入,就是照亮整个黑夜的星河。

她生逢盛世,勇肩重任,以李大钊先生之宏愿为己任:“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力争成为一名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的中南大人!

您是如何平衡实践工作和学习呢?

于我而言,学习为王,但是并不是所有时间都拿来学习,我可以抽出一些时间做点其他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支教、公益、摄影等。

创立燕园学社的初衷是什么呢?

曾经受过别人无私的帮助,也想把这份美好传递下去。

在您奋斗力行的过程中,有哪一句话给过您很大的鼓舞嘛?

年少不值得回头,那时候的自己慌乱无序,骄傲自大。而现在,时光赐予人智慧和成熟,让一个人日渐笃定和从容。能够驾驭一切以后,谁还会羡慕被奴役的日子?年轻没什么好的,虽然我现在还算年轻。——超级演说家全国总冠军刘媛媛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