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青年:青年志愿服务精神绽放荆楚

发布者:校团委发布时间:2014-06-10浏览次数:0

青年志愿服务精神绽放荆楚

  楚清轩

  54,以“感动中国”支教志愿者徐本禹、献身支教事业赵福兵和舍己救人张瑜为原型的话剧《牵挂》在北京上演,国家副主席李源潮给予高度评价。李源潮勉励我省乃至全国青年志愿者,用青春奉献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以《牵挂》主人翁徐本禹和“本禹志愿服务队”为代表的志愿服务精神,只是湖北众多青年志愿服务团队的一个缩影。多年的发展和大力推进下,湖北志愿服务团队呈现出了多点开花、全面绽放的格局,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模式,有力推动着全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快速、稳步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一、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特点

  1.公益性

  青年志愿服务是继政府、市场之后社会财富的再次分配,但这种分配是以道德、慈爱之心为基础的。有利于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融合,有利于干预、化解社会问题和应对公共危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从表现形式上看,志愿服务更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疏远感,增强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团结和互助,加强彼此之间的交往及关怀。从受众面来看,志愿服务领域更为广泛,更有利于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社会资源,更能满足公众利益。

  2.志愿性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以激发基于道义良知、同情心和公民社会责任感等青年内心行为动机为主要动员手段。组织者公开招募,参与者自愿报名,充分尊重了当代青年平等参与的意识。正是由于青年志愿者行动以自愿参加为前提,参加行动的动力来自参与者本身,因而参与者更具有积极性和责任感,比较容易坚持,有利于活动的持久和深入。

  3.群众性

  由于符合青年的愿望和社会的需求,青年志愿者行动具有强烈的社会感召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一项以青年为主体、全社会广泛参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群众性活动。它已超越了空间、时间、职业等方面的局限,遍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在全社会形成了强烈的辐射效应。各地、各条战线、各个行业的团组织结合自己的实际开展活动,使志愿服务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多样性。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参与面、发动面和服务面都比较广泛。

  4.实践性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群众性社会实践活动,它既是实实在在的社会服务活动,又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两者有机的结合,具有帮助他人、完善自己、服务社会、弘扬新风的功能。

  5.开放性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服务社会,教育青年,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极强的吸纳能力。它鼓励人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造、丰富和完善它的内容和形式;它充分尊重和大力倡导各地各类青年志愿者组织在志愿服务方面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形成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和模式。

  6.社会性

  从发展目标来看,青年志愿者行动要逐步成为社会成员的一种日常行为,成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一项社会事业。就推进手段而言,青年志愿者行动从组织发动、开展服务到机制建设,都十分注重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7.事业性

  各地都坚持以办事业的精神和方式推进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非常重视研究和积极探索使青年志愿者行动坚持长久的途径、方式或机制,在开展活动的同时注意健全组织,稳定队伍,建立基金,形成项目,并创造和完善了使活动经常化、规范化以及在青年志愿者招募、使用、管理、培训、评价、奖励等方面逐步形成较为规范的制度,努力使青年志愿者行动成为一项事业。

  二、青年志愿服务的意义

  志愿者服务活动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树立了时代新风正气,成为新时期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载体。发挥着促进个人、改进社会及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1.志愿服务活动对青年的影响

  1)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 

  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有机会为社会贡献自身的才学、能力,关并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和优势,满足了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不单为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弘扬了新风气、新风尚,而且人生的价值也在志愿活动当中得到体现,从中学会自觉地奉献精神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感,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2)充实业余时间,丰富生活体现 

  志愿者利用空暇余时间,参与不同形式的、有意义的志愿服务工作和活动;在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可认识更多的来自不同的领域、不同年龄的志愿者,通过参与活动,彼此可以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不但扩大了自己的社交生活圈子,亦可以让自己接触更多的新事物、新观念;同时,志愿者更可通过服务活动,亲身体验和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同层次和领域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和提高必定有帮助。

  3)提供学习机会 

  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过程中,增加个人的课外知识,服务时可接触未知的事物,学习未知的东西。此外,除了可以帮助他人,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交际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还可培养正确的工作态度和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有利于价值观的改变,使个人能充分认识如何发挥自身的价值。掌握协同工作的方法,学会与他人融洽相处和解决冲突的办法。此外,志愿者将参与志愿活动时所学的知识,运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也可用来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相似的问题,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使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加精彩、更加完满。

  4)促进自身发展 

  在开展志愿者各项活动过程中,志愿者可通过对比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身的不足,并可以善加利用,取长补短,有助于自身的发展。但这一点往往被部分志愿者所忽视或错误理解,更有一部分志愿者抱着错误的心态和认识,对于志愿工作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或抱有过多的功利主义,从而影响了志愿工作的开展及顺利进行,也影响着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延续,更影响了志愿者事业的良性的发展,使青年志愿者自身和志愿服务活动均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青志活动对于志愿者的价值意义主要通过培训、服务、交流、管理等活动去实现,必须加以重视,使得志愿者在整个青志活动过程中,有付出也有收获。

  2.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对社会的影响

  1)合理地满足了青年的社会追求

  志愿服务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的社会性、公益性和自愿性,这三性合理化解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三个重要问题,包括个人有效融入社会而成为社会人,建立个人的生活交际网络,提升个人社会存在意义等问题;包括个人对社会发展如何做出贡献,对他人如何提供自己的帮助,促进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和谐发展等问题;包括自主表达个人意愿和兴趣,体现个人价值追求,自由参与社会生活等问题。

  2)成为了吸引和凝聚青年群众的重要载体

  志愿服务本身的特点成为了大家争相参与的重要保证。其聚集性、互助性、利他性、自由性等都是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强制性、形式性束缚,具备了凝聚人心人力的基本条件,实现了凝聚主体和对象利益追求的高度统一,成为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选择就显得顺理成章。

  3)有效弥补了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

  在当前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和社会公益还有待完善的特殊阶段,社会团体和组织的行为是社会正常运转的有益补充。志愿服务行为以合适的时间、合理的方式、恰当的内容担当起了这一重任,在社会管理的诸多环节发挥着重要补充作用。

  4)促进了现代社会文明生活方式的形成

  社会的发展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思想和精神层次的进步。在人们物质生活条件日益发展的形势下,精神世界的追求不能忽视,也不能停止发展。志愿服务成为人们在单纯享受生活、追求物质满足的前提下,精神世界追求不断发展的生动体现。人们开始关注如何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理性向上、更加富有意义,这就是文明生活方式的最原始冲动。当人们开始付诸实践的时候,志愿服务成为了他们乐于选择的方式,志愿服务成为现代人文明生活的重要表现。

  三、青年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当然,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是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共性,也是青年志愿服务更快更好发展的必经之路。

  1.缺乏整体资源配置机制

  目前,社会公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日益高涨,众多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和青年自组织自发开展服务,很多志愿者组织甚至只通过网络开展活动,需要对全社会公众进行了引导和人力资源的有序配置。

  2.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

  一些志愿服务组织缺乏相应的培训、保障机制,从事长期工作的志愿者也无相应的医疗和人身意外保险,仅仅利用志愿者的热情开展一些活动,使志愿者、服务对象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缺少必要的、持续的经费支持,包括一些基层青年志愿者组织在内的志愿服务组织,难以保证工作持续开展。

  3.在法律层面和全国范围缺乏对志愿服务的广泛共识和一致认知

  如个别单位和个人认为志愿服务就是不花钱干活,将志愿者当作免费劳动力或廉价劳动力,不尊重志愿者的服务,严重影响了公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个别单位和个人借志愿服务的名义规避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推销、非法劳务输出等营利性活动,等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

  四、如何让青年志愿服务持续绽放光芒

  一是要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加强舆论引导,面向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提高全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度和认同度。把志愿服务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发挥其实践育人、双向受益的特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打造一批志愿文化精品,加大对优秀志愿者事迹的宣传,号召广大党员、共青团员,带动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

  二是要健全志愿服务表彰激励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制定完善志愿服务社会评价体系。将志愿服务纳入国家荣誉奖励体系,各级政府部门也应对参与志愿服务贡献突出的个人和组织给予表彰奖励。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对优秀志愿者在就业、升学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为从事长期服务和高风险服务的志愿者提供相应保险,完善志愿服务保障制度。

  三是要多渠道增加对志愿服务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志愿服务的财政投入,设立志愿服务专项经费,并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志愿者组织服务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财政原始投入、争取社会支持等方式设立志愿服务专项基金或志愿服务基金会。拓宽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事业的渠道,参照相关基金会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入、支持志愿服务事业。

  四是要积极推动志愿服务立法。志愿服务立法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制度安排和重要目标,推动志愿服务全国立法是志愿服务事业现阶段发展的迫切需要,有利于推动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要求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进而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