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法学院新闻中心)正气扬华夏,红歌响中南。4日6日晚,法学院第八期“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第三次活动之红歌会在首义会堂举行。盛大的场景如烟花般转瞬即逝,但记者们的镜头一直行走于台前幕后,将那些美丽瞬间永远定格。
四月春风熏人醉,细碎的阳光照耀着首义会堂前来往的人群。距离晚会正式开始还有将近六个小时,法学院2013级、2014级的六支参赛队伍已抵达首义校区进行彩排。首义会堂外的广场上,幽静的树林中,参赛者们在进行着最后的备战。流光溢彩的服饰,余音绕梁的歌曲,成为这座古老校区一抹独特的风景。
作为此次红歌会的主办人员,法学院团委组织部的学生干部们在王瑄老师和胡坤老师的全程监督下马不停蹄地布置着场地,座位安排、舞台音响、进出场路径等每一处细节都仔细审查、谨慎对待。一次又一次的彩排,一遍又一遍的踩点,在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下,灯光、音响一切准备就绪,期待一场完美的视听盛宴。
当日晚七点整,红歌会在激昂的共青团团歌中拉开序幕。法学院党委肖崇明书记倾情致辞。法学院院长徐涤宇教授,法学院党委袁桂君副书记,校团委李司铎副书记以及法学院各年级辅导员们到场观赛,见证大家的努力与付出。校艺术团团长程坦老师,校艺术团指导老师刘诗卉老师、校团委余秋廷老师,法学院党政办主任李晓老师,法学院学办主任郝新春老师任评委嘉宾。
“秋风秋雨愁煞人,千秋万载侠义行”,吟一首秋瑾赞诗,缅怀先烈;唱几首红色金曲,勿忘初心。激昂,或婉转,歌颂,或倾诉。忆往昔峥嵘岁月——太行山上歌声荡,南泥湾里草花香,历历在目。时代在进步,青年马克思人风华正茂、携手向前。选手们倾力歌唱,歌声里荡漾着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斗士的气魄与精神,亦是新一代共产主义信仰者的理想与信念。
由法1403班和法1406班团支部组成的队伍凭借两轮的优秀表现摘得本次红歌会的桂冠。第一首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坚实有力、豪迈热烈,刻画工人阶级沉着坚毅的性格,形象地描绘了工人阶级忘我劳动的热烈场面,并获得91.7的高分,名列三甲。第二轮比赛中,以一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倾诉出年轻的心对未来的无限向往与憧憬,歌声婉转飞扬,伴随着明快爽朗的音乐和充满活力的节奏,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青年所特有的“开创未来、拼搏奋斗”的精神活力。
最美的不是终点,而是沿途的风景。比赛结果固然重要,但大家更相信的、更想证明的,是自己。晚9点左右,观众陆续散场,淘汰于第一轮的由民商1502和外法1501团支部组成的队伍在首义会堂前唱起了他们精心准备的第二首歌。没有绚烂的灯光,没有精密的音响伴奏,只是纵情放歌,唱响生命激情。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指针回转至三月初,各团支部已经开始如火如荼地红歌训练,选曲、剪辑、和声、动作、形式、道具,每个步骤都力求完美。从陌生到熟悉,从各执一词到默契配合,从磕磕绊绊到行云流水,汗水和信念支撑着大家披荆斩棘,一路向前。晓南湖畔、文治楼旁、文波楼下、足球场前无一不洋溢着青春嘹亮的歌声。不论是炎炎烈日还是滂沱夜雨,红歌依旧唱响,青马火焰永不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经过预审、一审、二审的洗礼,十支队伍一路过关斩将,于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站上最后的舞台。
红歌会在鲜花与掌声中拉上了帷幕,但其中的汗水与欢乐会被永远铭记。红歌嘹亮响中南,意气风发朝天阙,过去、现在、未来,赤色旗帜屹立不倒,青马精神永世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