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各单位: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迎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按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迎接建党100周年行动方案》《关于开展“百年献礼庆华诞,红色领航赞青春”师生献礼建党百年系列活动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规律方法的学习研究,提升工作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现将《梓年青年论丛(四)》征稿相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刊物介绍
《梓年青年论丛》是为纪念中国著名哲学家和杰出新闻斗士、中原大学创校工作时期的潘梓年老校长,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兼职团干部、学生工作者和学生青年研究员共同撰稿出版的青年工作研究论文集。
刊物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每1-2年结集出版1期,内容涉及新时代党的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各方面,为提升共青团工作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贡献度提供理论依据。
二、征稿主题
凝聚青年力量 献礼建党百年
三、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21年3月26日(周五)
四、征稿对象
(一)全校专兼职团干部、青年学生研究员;
(二)关心和支持共青团工作的学生工作者、本科生、研究生。
五、征稿方向
(一)高校青年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创新:
(二)围绕“四史”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
(三)党建带团建背景下加强共青团政治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四)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的青年发展问题研究;
(五)践行“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团学工作思考与实践;
(六)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团学工作改革提质增效;
(七)学校财经政法深度融通战略背景下的团学工作改革创新;
(八)围绕学校“十四五”改革发展提升团学组织贡献度的实证研究。
六、征稿要求
论文立意新颖、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晰、数据准确。鼓励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研究内容的原创性,遵循严谨的学术规范,论文未公开发表,勿一稿多投。在不违背作者观点的前提下,本刊可根据编辑需要对来稿作文字删改,如不同意删改,请在稿件中声明。具体要求如下:
(一)论文书写顺序
论文的书写顺序为:题目,作者署名,摘要与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
(二)作者
署名一般不超过4人,顺序由作者自定。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学院(单位)、职务,并在文末附上作者详细联系方式,包括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微信号(如有)等。若有多个作者,需指定一位联系人。
(三)题名
准确概括文章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四)文稿
论文字数以不超过1.5万字为宜。文稿必须附有不超过300字的中文摘要、3-8个关键词。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应是文章主要观点的浓缩。
(五)引用
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请采用人民出版社最新版本。引用原文必须核对准确,注明准确出处。凡涉及数学模型和公式的,务请认真验算,确保计量方法和模型正确。
(六)注释
注释一律放在正文后参考文献前(非尾注)。论文应附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本刊采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 B/T 1—2007),引用文献采用实引方式在正文中标注序号及起止页码;各类外文文献的文后参考文献格式与中文示例相同;外文文献题名的首字母及各个实词的首字母大写。
(七)字体格式
来稿论文字体、格式等参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投稿要求。
七、稿件录用
来稿请于2021年3月26日(周五)前论文电子版提交至青年研究中心电子信箱:xtwqnyjzx@163.com,文件名注明“作者姓名+学院(单位)+题目”。征稿截止后,青年研究中心将统一对来稿进行查重检测,并根据稿件质量择优录用,所有录用论文将正式结集出版。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88386796
校团委
2021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