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记者:李丹 朱思纯 彭江雪)张启迪,文澜学院2020级国民经济学博士研究生,被评为2020-2021学年崇学尚思类“中南好青年”。她多次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进行论文宣讲,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5项,主持研究生科研创新平台项目3项,主持的党建项目获2020年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培育立项。她不忘初心,始于热爱,忠于理想;她品学兼优,积极进取,热爱生活;她迎难而上,踏实肯干,斗志昂扬。
始于热爱,用努力让自己被看见
张启迪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并连续三年获一等奖学金,同时多次被授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术先进个人”、 “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临近毕业期间,她根据自身情况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了冷静理智的分析,最终选择在学术方面深造,继续走科研的道路。当被问到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时,她说:“兴趣是最关键的。”为了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她会在期刊网站上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并和相关研究方向的老师进行交流沟通,了解这些方向的研究价值和可行性。说到学习给她带来了什么的时候,她回答:学习是一个让自己不断提高的过程。“学习就是每天都有一些提高,进步会在日常中慢慢体现。”她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将知识融会贯通并学以致用,她对学习的热爱从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硕博期间,她坚持参加导师例会,大量阅读学科文献,为科研论文撰写和自身科研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发表多篇国际权威期刊(SSCI)论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汇报论文,为讲好中国故事、将学术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贡献力量。
善待自己,用快乐让生活更多彩
硕博阶段,科研占据了主导地位,但课题和项目的研究并不是她生活的全部。当被问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时,张启迪说,自己比较喜欢走路或慢跑,有时也会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可以让我比较放松,让紧张的心情得到缓解。”而关于课题和项目的研究与生活其他方面的冲突,她说:“课题和项目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而研究本身是一个比较长期的任务,尤其是读博期间研究几乎是博士生每天的任务,也算自己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确实可能会和休闲娱乐等方面有一定的冲突。”但她也表示自己会提前将任务做好规划,甚至会在一个星期或一个月之前就做好安排,以便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尽量避免学习和生活的冲突。她对学习和生活一丝不苟、有条有理的态度,体现的不仅仅是她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更是一种积极认真的生活态度。充实的生活给她带来的将会是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不惧困苦,用奋斗让未来更美好
踏上学术研究的新台阶必然会面临着种种压力。在张启迪看来,大部分的学术研究时间其实是单调的,而且是不顺利的。一项研究从最开始的文献阅读方面就存在着语言和理论高度的问题,其研究过程的难度可想而知。她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之中,但接连不断的挫折让她怀疑自己,甚至开始觉得自己不适合做学术研究。“我是做理论经济学的,我有十个模型可能最后会有九个失败,解释不出经济学意义或者结果本身就解不出来。”然而,在持续的学习和心态调整过程中,她激励自己并逐渐改变了想法:“也许十个模型里面有九个不成功,但是只要有一个成功,那就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如果能把剩下的一个模型做好也就算是成功了。”她说:放平心态,从容面对,压力和挫折也许就成为了一块垫脚石,让她站得更高、望得更远。在谈到未来规划时,她表示自己的近期计划是达到更高的要求,并根据自己前期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感兴趣和老师的研究方向着手准备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面对困难不弃不馁,面对荣誉不骄不躁,张启迪真真正正把学习当成了一种责任、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并用她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她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她告诉我们:“学习给予我们的是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上的提高,阅读文献、自己做研究、与老师同学交流等都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最后也将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她崇学尚思,知难而上;她立学笃志,凝聚力量;她正心怀执着与理想,坚定地走在学术求知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