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数惠生活,币益你我——法学院“法律遇上经济队”上海-苏州调研

发布者:校团委发布时间:2024-02-27浏览次数:10

新闻网讯(学生通讯员 孙佳怡)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处于试点阶段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已扩展至17个省市的26个试点地区,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也已从个人消费延展到薪资发放、普惠贷款、绿色金融等对公企业服务,以及财政、税收、公用事业、电子政务、助农扶贫等政务服务场景中,为国家战略实施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近些年来数字人民币的使用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现实推广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助力该政策的落地推广并探讨推广流通过程中存在的涉及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本科生组成的“法律遇上经济小队”赴上海、苏州展开相关采访调研工作。

1:数字人民币使用简介

行必至

调研正式开始前,队伍成员周涛、张舒彦准备了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在指导老师旷涵潇的介绍下,秦思乐、孙佳怡、陈少琪对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特聘副研究员柯达进行了访谈。柯达博士为队员们展示了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分析和阐释了数字人民币双层运营模式下各机构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权责,并就现存问题提供了一些解决建议。

在柯达博士的建议下,队员们前往苏州相城区体验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并走访各大银行,了解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及推广现状。中国工商银行相城支行营业部经理为队员们介绍了一批契合居民生活需要的数字人民币智能设备,展示了该行围绕“点、线、圈、面”递进式场景建设布局思路的覆盖广、应用全、首创多的数币创新应用场景。

2:队员们走访相城区各大银行营业部

行而知

2024126日,队员们参加了由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法学会金融法研究会主办,中国银行长三角区域法律研究中心、上海法院数字经济司法研究及实践(嘉定)基地、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及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银行业务专业委员会承办的“金融司法裁判系列沙龙(第七期)暨涉数字货币与虚拟货币前沿法律问题研讨会”。

3:会议现场

本次沙龙以《金融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征求意见稿)》为基础,与会嘉宾围绕“数字法定货币前沿法律问题”和“虚拟货币交易纠纷的法律规制”两个主题,深入探讨了一系列涉数字货币与虚拟货币的前沿法律问题。会议中,来自上海市法院、银行、律所以及高校学者,深入讨论了数字法定货币在实践中的风险特征以及数字法定货币推广运用过程中的障碍及其克服等问题。

行而感

在本次调研实践中,实践队员深入访谈相关研究方向学者、银行实务人员,走访相关机构及应用场景,听取上海市涉数字货币工作者的“经验之谈”以及“业内困惑”,收获颇丰,为接下来的研究启发了新思路。

秦思乐同学表示:“为期三日半的调研说长不长,但想来会成为此后数年间的一段美好回忆。‘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扎根于、来源于生动鲜活的法治实践’,类似的话语对法学院的学生来说应是耳熟能详,但亲自参与实践则为此提供个体视角的诠释。首先要感谢旷老师,在项目前期悉心指导,在假期还帮助我们联系调研;要感谢柯老师,若没有他的帮助,我们三个很可能化身‘沪漂’;要感谢银行工作人员的热心接待;也要感谢我的组员,在线上提供支持,也能够赶赴线下实地汇合。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和柯达老师进行了深度访谈,基于前期对文献的检索梳理提炼出了相关问题,老师在货币法领域的研究给了我们许多启发;此后,我们前往苏州参观了苏州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和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并体验了数币支付的应用场景。第三日,我们作为本科生十分有幸地参与了学术沙龙。在各位实务专家、学者的讲话中,感受到学术的严谨与实务的灵活,法律经济学的魅力亦呈现眼前。最后,法学在生动鲜活的法治实践中应用、检验、发展,数字人民币的地区试点过程中,有关理论也将得到反馈与修正,从而促进普惠金融,为数字经济的健康运营提供更为良好的生态环境。”

孙佳怡同学表示:“未来,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和流通,小则关乎每一位消费者日常吃穿住行的消费,大则关乎跨境贸易支付,甚至是国家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关乎国运民生。数币普及之路任重道远,要向公众宣传数字人民币具体操作、风险防范等知识,提高公众对数字人民币的支持度和接受度。我们要了解数字人民币双层运营模式,为数字人民币运营中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可行思路,以做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学子的贡献。”

陈少琪同学表示:“在此次调研中,通过对老师、银行从业者的访谈以及参加数字货币的学术沙龙,我们对数字人民币的运用以及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得更加深入。数字人民币现在正处于推广应用阶段,相信在以后其将会普及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希望在数字人民币试点阶段,了解双层运营模式下机构关于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义务,并提出可行的保护方式,做出法科学子的贡献。”

审核人:钟开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