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璇 夏朋敏 郭小艳 陈若茜)以速度与激情并称的接力比赛向来是运动会的重头戏,在本届校运会中,我院在接力比赛中屡获佳绩——30人×60米迎面接力夺得冠军,女子4×100米与男子4×400米荣获亚军。让我们一起走近接力赛队员民商1301班张苏华、法1406班龚宁、法1401班范顺风、法1402班罗贤胜、外法1501班韦灵峰和法制1501班谭子曦,一同了解他们场上与场下的故事。
勇担责任,一路向前
尽管深秋寒风凛冽,运动员们训练的身影却仍旧按时出现在运动场上。慢跑、压腿、高抬腿,备战校运会的一个月以来,队员们每天坚持进行这些基础训练。龚宁回忆道:“训练的时候,我们每天早上很早就要起床准备”,凌晨6点的财大是所有参赛队员共同的记忆。
大一新生韦灵峰和谭子曦,除工作日在首义校区进行日常训练以外,周末还会到南湖校区加训。来回奔波,虽然疲累,但他们表示,既然选择参加比赛就一定会坚持下去,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法学院负责。身兼参赛队员与体育部副部双重职责的范顺风和罗贤胜,在训练期间,不仅要参加训练,同时还要对其他运动员进行技巧培训。当被问及是如何坚持下来时,罗贤胜坚定地答道:“坚持下去了,就感觉自己能做到。”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或许这就是对“责任”一词最好的定义。
赛场之外的风景与力量
法学院隆隆的鼓声和观众席上高声的欢呼呐喊一直是赛场外一条亮丽的风景线,为每一位参赛选手带来了无穷的勇气和力量。
在分享比赛经验时,张苏华谈到,赛场上所获得的成绩很大程度上与我院学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有关。“精疲力尽的时候,哪怕只是拐角处的一声‘加油’,也会让你一下子又充满力量。当时我就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即使不能拿到名次,我也要为法学院拼尽全力”,她在回忆比赛心情时如是说。女子4×100米首棒队员龚宁在起跑时不慎落后于其他参赛选手,全场的加油声中,她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法学院绝不能落后,最终在同学们的鼓舞下成功超越他院选手。
参赛队员们纷纷表示,训练或比赛时,哪怕只是小小的鼓励,也能转变为内心巨大的力量,当场内所有法科学子一同为自己加油打气时,能够真正感受到一种集体归属感所带来的澎湃激情和梦想。
年轻的心,不会变老
在备战校运会的过程中,除了日复一日艰苦的训练,参赛队员们还收获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青春回忆。
谈及备战校运会的收获,罗贤胜颇有感触,“运动应当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仅有益健康,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在范顺风眼里,完全融入法学院这个大家庭,与大家一起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就是最大的收获。尽管身负旧伤,大三老将张苏华仍然坚持训练参赛,当被问及为什么一直坚持参加校运会时,她表示运动一直是自己的爱好,除了跑步,她还尝试过许多其他运动;除此之外,奋斗本身也是美好激昂的,回忆起大一训练时师兄师姐对自己的鼓励,张苏华至今仍然倍受感动。张苏华笑言体育最大的魅力就是使人热血沸腾,永远年轻,她还鼓励师弟师妹们积极参加明年的校运会,“运动会是大学里不容错过的一场盛事,希望这份激情和梦想可以一届一届地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