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法学院新闻中心)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经专家评审、面向社会公示和奖励委员会审核通过,共有908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50项,二等奖251项,三等奖596项,成果普及奖11项。法学院陈小君教授领衔主著的《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被评为二等奖,是继荣获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后取得的更大成绩。本书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的结项成果,在结项时被评为“优秀”等级。
陈小君教授研究团队多年来深耕农地法制研究领域。她组建和领导中国农地法律制度研究中心及学术团队,瞄准我国经济、社会中重大现实难题,团结各学科、各界别力量,联合攻关,对关系发展全局的农地问题在学术作风规范、学术立场原则、学术视野方法、学术体系观点、法律对策和政策建议乃至学术团队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服务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大局,努力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功能,成效显著,受到各界的肯定和好评。
在科学研究方面,在农地法制领域陈小君教授研究团队先后出版《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田野调查解读》(2004年)、《土地权利配置论》(2008年)、《后农业税时代农地法制运行实证研究》(2009年)、《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的现实考察与研究》(2010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实务》、《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2012年)、《集体土地有权主体制度研究》(2012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研究——基于法律社会学的进路》(2012年)、《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法理研究》(2013年)、《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2014年)、《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法律规则体系研究》(2015年)、《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研究》(2015年)、《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法律制度研究》(多卷本,待出)等著作;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管理世界》、《法商研究》、《法律科学》、《中外法学》、《法学》、《环球法律评论》、《法学家》、《现代法学》、《政治与法律》和《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土地科学》、《中国农村观察》等学术期刊上发表《我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变革的思路与框架——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相关内容解读》、《农民土地财产权保护的观念转变及其立法回应——以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为视角》,《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的法理反思与制度重构》、《我国地役权现代发展的体系解读》,《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规范解析、实践挑战及其立法回应》等百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科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几十次。上述成果除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15)和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15年)外,还获得中国法学会优秀成果一、二等奖(2005、2013年),钱端升法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2008、2014年),武汉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2015年)等。
在人才培养和学术团队建设方面,陈小君教授研究团队不断强化农地法制研究方向的特色和优势,研究团队成员在她的精心指导下茁壮成长:作为团队骨干的高飞老师撰写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研究》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010年)并在各种评奖中屡有斩获;研究团队骨干则几乎都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突出,成为学科甚至所在单位的学术骨干。
在服务社会方面,聚焦农地法制问题,陈小君教授研究团队多次参加《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的起草论证工作;向有关立法、决策部门提交研究报告几十份,受到重视、被采纳;其中,《后农业税时代的农地权利研究——中国十省研究总报告》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湖北发展研究三等奖(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2009年)等。此外,该团队还创办中国农地法律网(http://www.***/),在线免费提供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