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风古韵,天籁和鸣--第88期“文澜小剧场”顺利举办

发布者:校团委发布时间:2017-11-10浏览次数:10

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胖雨珊 虎晓宇 陈欣 摄影 王思捷 张洪涛 李慧莹)119日晚7点,第88期“文澜小剧场”之大型古典音乐舞蹈剧《编钟乐舞》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会堂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共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文化体育局主办,共青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委员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承办,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演出。

《编钟乐舞》是受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编钟的启示进行创作的,用于演出的200多套服饰图样元素均来源楚国壁画。全剧以楚史和楚文化为依据,以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以曾侯乙编钟为主体,运用歌、乐、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来展现古代楚国的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祭祀、农事、征战及宫廷宴乐等情景。全剧分为“千古绝响”“乐舞阡陌”“八音和鸣”“楚韵千秋”四个篇章,既保持了古朴粗矿的荆楚风貌,又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

演出尚未开始,台下早已座无虚席。乐声响起,表演在对楚国的介绍中拉开了帷幕。一曲大气雄浑的钟磬古乐《求索》表现出屈原虽不得志但仍坚持追求的伟大情怀;“唱颂歌,起巫舞”,一首《迎神》描绘了祭祀之时人们奉佳肴芳草、献桂酒椒浆的画面;“梆鼓驱兽,围而猎之;狩之获之,舞之蹈之”,土风舞《山猎》在狮虎的声声吼叫中开始,表现了先民们不畏艰险,开创家园的英勇。

“楚风古乐,天籁和鸣”,下半场在楚国古乐器的独奏中开始。敲钟《汨罗魂》震撼人心;被称作“五十弦”的瑟独奏《潭月映鱼》表现出恬静而愉悦的心情;排箫独奏时而轻松欢快,时而迂缓舒沉,表达远游之人对故土的眷恋;埙独奏《哀郢》低沉舒缓,表现出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怀;击磬《流水》呈现了潺潺溪流的意境和洋洋江河的气势。

独奏结束,一曲《楚调》八音合鸣气势恢宏,再现了千年前“琴瑟和鸣”的盛大场面。压轴乐舞《楚宫宴乐》根据曾候乙墓出土的文物图案创作,突出“细腰”和“长袖”的楚宫舞风,领舞者在乐曲声中,博袖丈余,横如彩虹,表现胜楚宫廷的乐舞场面,向观众展示了古代帝王的生活画卷。

舞台上灯光、音乐、舞蹈、以及演员们服饰的完美结合,呈现出美轮美奂、意蕴悠长的楚国风韵,仿佛把观众带回了千年前的楚国大殿。台下观众全身心的欣赏着这一场横贯古今跨越千年的视觉盛宴,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无不惊叹于中华传统乐舞经久不衰的气魄。乐舞表现的天、地、人和谐共处、相辅相生的浓浓哲思成为留给观众最恒久的回味。

《编钟乐舞》是 “区校融合 和谐洪山”2017洪山区经典剧目高校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场的主演剧目。据了解,经典剧目高校行是2017年洪山区推出的一块重要的文化品牌,旨在加强区校之间的深度合作,推进区校之间文化交流、融合,让高雅艺术、传统文化走进校园。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于楚地,听楚音,活动落幕,乐音不止,这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在千年之后的今天再续了中华文化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