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库德热提 摄影 布阿依谢姆)为了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和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学生深入贫困地区挥洒汗水、贡献青春;这个暑假,全国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关爱和田地区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兰干乡玉吉米力克村组织开展了为期15天的“童心港湾·农村留守儿童暑期班”,并成功入选团中央2019年“深度扶贫地区青春行”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在暑期班中,志愿者们本着沐浴阳光、共同成长的宗旨,针对教育资源匮乏、亲情陪伴缺失的当地留守儿童组织了一系列包括学业辅导、爱国教育、安全教育、户外运动等内容的各类趣味活动,寓教于乐,与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一起度过了一个美好而难忘的暑假。
活动第一天,志愿者们来到了兰干乡玉吉米力克村见到了小朋友们,并且跟小朋友们一起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并和小朋友在活动室里一起玩耍,以歌舞活跃气氛,联络感情,拉近了志愿者与小朋友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小朋友们和志愿者在跳舞
考虑到孩子爱涂爱画的天性,志愿者们带着小朋友们一起画画,并发现小朋友们对于画画也别有一番的天赋;在体育活动中,志愿者们从热爱运动的孩子身上看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意志力,鼓励孩子们坚持锻炼,并组织乒乓球比赛进行技术切磋: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并不能阻挡他们的热情,乒乓球大赛举行得如火如荼,活动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增进感情,使小朋友们感受到被陪伴的温暖。
图为乒乓球大赛中,一位小朋友发出一记好球后,露出满意的笑容
除了体育活动外,志愿者们还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特殊的课程:教小朋友们如何用手语,并且学习如何用手语操《感恩的心》。小朋友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了聋哑人的艰辛和不易。
和小朋友们一起学唱《我和我的祖国》
通过观看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宣传视频和学唱爱国歌曲,在为小朋友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以来我国的变化和发展、帮助小朋友们克服害羞和舞台恐惧症,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爱国热情;通过家访进行心理访谈,志愿者们切实了解孩子们的留守儿童心理困境,清晰地感受到当今留守儿童的边缘化现状,如父母陪伴的缺失,家庭管教的不到位,渴望受到关注,对外部大城市的迷茫等等,并对其进行了面对面的心理辅导,同时分享志愿者在大学期间的有趣时光,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大学考去大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
图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团关爱和田地区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成员进行家访活动时的合照。
为了锻炼小朋友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志愿者们还组织了一场辩论赛。由于大多数小朋友们只是在电视、书本上接触过辩论,但从未自己亲身实践过,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会因为羞怯而不敢上台。但在志愿者和其他小朋友的鼓励下,还是鼓起勇气,上台进行辩论。
图为在服务队组织开展的辩论赛中,孩子们勇敢地站上讲台进行辩论,
相信这样一次暑期班的经历对于小朋友们的成长来说,一定颇有助益。志愿过程中,志愿者们也感受到了爱的回馈,孩子日常小动作,离别时的小眼神,让人难以忘怀。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团的每位志愿者将思念揉进每一次行动中,相约下一次的留守陪伴,孩子们,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