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团委(团总支)、各团支部、各实践队伍成员: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师生暑期社会实践安全意识,保障实践活动过程安全有序,促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展开,特制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安全提示》,请各学院(单位)及参与实践活动师生了解并遵守。
一、活动安全
1.树立安全意识。实践活动开始前,每位实践队员须仔细阅读并签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安全责任承诺书》,团队成员须购买保险,如实告知家长实践行程并征得同意,由实践队伍负责人向校团委或学院团委(团总支)进行报备。
2.遵守规章制度。为保障实践活动有序开展,建议各实践队伍提前制定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每位团队成员知晓并严格遵守;遵循实践开展地区、对接单位及政府部门的规章制度。
3.避免人身伤害。禁止酗酒、赌博;不参与、不围观打架斗殴行为;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如遇矛盾,应及时与指导老师报备交流,切勿意气用事,避免造成人身伤害。
4.团队集体实践。实践过程中,避免团队成员单独行动,尽量以团队为单位开展调研、考察、访谈等相关工作;实践前后及时清点人数,注意关注团队成员情绪、身体状况。
二、出行安全
1.提前规划行程。为保障暑期实践活动有序进行,建议各团队提前规划活动行程,确定活动路线;在实践过程中,避免前往陌生地区,避免夜间外出;团队成员尽量乘坐具备安全保障的公共交通,避免乘坐危险交通,规避潜在风险。
2.预防信息泄露。在实践过程中,注意保护自身信息安全,保管好随身携带物品,如身份证、手机、电脑等;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出行安排等;谨慎使用公共场所充电器、公用wifi、充电宝等。
3.保持通讯畅通。在实践过程中,注意通讯工具电量,保持通讯畅通;出行过程中,应定时与家长联系,说明基本情况;实践队伍应根据实践要求联系响应对接人,报备实践行程,做好实践记录。
三、防疫、防洪安全
1.注意防疫安全。出入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避免前往人多杂乱场所,减少人员聚集;不前往高风险地区,跨省实践须了解实践所在地的防疫政策等基本情况、主动报备、做好登记。
2.注意洪涝灾害。暑期为雨水多发时期,在实践活动开展前应自觉了解洪涝灾害应急常识;活动开展过程中,避免前往偏远山区以及泥石流、洪水多发地,避免在沟谷地区滞留;如遇洪涝灾害,保持冷静、切勿慌乱,必要时舍弃财物,切勿选择激进或投机的方式自救,应在安全区域等待救援。
四、卫生防护
1.注重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少食用生冷食品、尽量不要饮用生水,外出就餐选择具有一定卫生条件的场所;加强个人卫生,自备毛巾、牙刷,防止交叉感染。
2.预防传染疾病。了解实践当地基本情况,常备驱蚊驱虫喷雾,防止蚊虫叮咬感染疾病;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及家禽家畜,如被抓伤,须及时检查处理就医。
3.携带常用药品。建议队员和指导老师学习急救常识,携带出行常用药箱,备有创可贴、酒精、纱布、棉签等创伤急救物资,如发生意外创伤,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4.避免晒伤中暑。室外实践活动,常备伞具、帽子等防晒物品,避免皮肤晒伤;多饮水、补充无机盐,准备降温喷雾等用品,避免中暑和脱水。
五、财产安全
1.谨防电信网络诈骗。做到“三不一要”:不轻信,不相信陌生人来电的哄骗;不透露,不透露身份证、银行卡密码等个人信息;不转账,不向陌生人、陌生账户转账汇款;要及时报警,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拨打110报警。
2.加强钱物保管。分开存放文件、钱包,贵重背包做到包不离身,妥善保管好贵重钱物,不要在旅馆等临时住处存放现金。
3.防范银行卡犯罪。妥善保管证件,有效证件和银行卡不要放在一处;不携带大量现金,尽量不要集中一处存放;使用ATM机时注意周围是否有可疑人员,注意ATM机上是否有可疑的附加设备;ATM机吞卡时应持回单,及时与ATM所在银行联系或向发卡行挂失;任何情况下,不将卡号、密码及身份证号码告诉陌生人。
六、其他注意事项
1.务实开展实践。不走过场、不搞排场,笃行实践,积极配合实践单位工作调研,做到“帮忙不添乱,增彩不增负”。
2.做好宣传工作。积极向院校、报刊、官方公众号投稿,宣传实践成果,做好社会实践活动正面宣传报道。
3.及时报备状况。参加实践活动的团队成员需确保良好的身心状况,不适宜参加实践活动的成员,须出具个人情况说明,报校团委、学院团委(团总支)、指导单位后,学校准予退出。
对于安全提示未涵盖的情况,具体遵守实践当地单位和指导老师安排,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确保实践过程安全。请各学院团委(团总支)、指导单位在暑期社会实践开展过程中,强调安全知识、做好实践对接工作、及时处理突发情况、确保实践任务圆满完成。
最后预祝各实践队伍顺利完成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度过一个充实愉快的假期!
校团委
2022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