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工作指引

发布者:校团委发布时间:2023-11-21浏览次数:10

各学院团委:

为进一步将“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仔细落实,推动我校“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提质扩面、落到实处。经校团委研究,现发布我校“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工作指引,现将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参与对象

各学院团委

二、目标要求

各学院参与的团支部数不低于团支部总数的25%

三、实践方式

分为在校期间和寒暑假期两个时间段:

1.在校期间:以日常报到为主,以学院为单位,组织基层团支部向学院所结对的社区城乡街道(乡镇)、社区(村)、“青年之家”报到,采取校地共建、团员报到、骨干兼职等方式,参与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

2.寒暑假期:以“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基层治理、实地调研、兼职锻炼等社会实践。

四、实践内容

结合乡镇(街道)、社区(村)、“青年之家”等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学校专业特长和人力资源等优势,各学院团委指导基层团支部主动与社区对接,梳理社区掌握实际需求清单,策划项目落实方案,积极推动常态化开展工作,围绕地方和基层重点工作领域,创造性培育实施工作项目。主要包括:

1.参与社区治理

围绕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创建、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公共安全、困难救助等基层城乡社区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出计献策、开展服务。

2.开展课后服务

围绕思想引领、兴趣培养、素质拓展、自护教育、心理健康等内容,以志愿服务为基本方式,以基层党群服务中心、“青年之家”等为阵地依托,常态化为中小学生提供课后服务。

3.组织社会调查

结合学生专业背景、研究课题、兴趣爱好和基层需要,访民情、察社情、知国情,有针对地开展社会调查,形成调研成果。

4.开展文体活动

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法律、精神文明创建等内容,以书法、绘画、歌曲、舞蹈、话剧等多种形式,面向基层群众开展公益性文化宣传活动,广泛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5.促进基层团建

协助街道(乡镇)、社区(村)团组织开展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参与基础事务、活动设计、项目实施等。

6.主题宣讲

各基层团支部组织策划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系列内容的宣讲活动,也可策划结合所学专业、学科、所见所闻、生活经历等多类型内容进行立体式宣讲(比如:文化艺术、演讲技巧、大学生活等等)或者面对面交流活动,可结合身边事例和亲身感受进行宣讲,从小切口阐释大道理。

7.其他内容

各团支部可根据社区实际需求,积极策划活动,提供可行的支持帮助,解决社区实际需求。

五、工作流程

(一)院团委完善

1.落实组织结对。学院团委需统筹各基层团支部与结对单位共同交流研讨、摸排需求,形成项目清单,做到需求项目化、项目岗位化。

2.明确岗位对接。学院团委需根据前期摸排的岗位需求,组织基层团支部对接岗位、开展服务并形成供给清单其中包括社区实践内容、社区实践类型等内容。

3.纳入评价体系。将大学生参加社区实践计划情况作为参评各项团内荣誉、推优入党和骨干选育的重要参考,可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于符合志愿服务标准的工作结合“志愿汇”等各类平台计入志愿服务时长。

(二)校团委验收

每年十一月底、十二月初校团委将统计汇总各学院实际组织实施情况,并对组织情况进行跟踪,确保相关活动落地见效。

六、相关要求

1.大学生社区实践工作成效纳入年度学院团委工作考评体系,实践成效优异、其成果作为学校实践成果的学院将在年度考核中予以适当加分,请各学院予以重视。

2.2023年大学生社区实践验收工作时间为20231121日至2023124,学院团委统筹各基层团支部与结对单位完成对接工作后填写提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结对情况统计表》(见附件)至邮箱zueltwzzbjiceng@163.com


联系人:郭寒松:131-0386-5977

陈  岩:135-9800-0781


附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结对情况统计表.xlsx

校团委

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