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学生通讯员 古文韬)1月20日,法学院第十六期青马工程第三次集体学习暨社会实践培训会于线上顺利举行。
会议开始,法学院团委组织部黄辰宇同学向大家介绍青马班社会实践要求、结项内容及注意事项。他表示,青马班社会实践活动前期应当做好准备工作,制作青马班班旗、购买社会保险;实践中期应结合调研情况完成活动日志并积极投稿实践推文;实践后期应有序汇总实践资料、准备结项答辩等。社会实践活动应当确保真实性、质量性、有序性、安全性。
随后,会议进入经验分享环节,由法学院民商2101班卢希武同学和民商2103班张铭茵同学结合自身社会实践经历进行分享。
第十八届挑战杯主体赛国家级二等奖、红色专项国家级三等奖、湖北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获得者卢希武同学主要从挑战杯简单介绍、备赛必要准备、调研实践开展、个人双创历程四个方面为同学们做分享,结合自身项目成果分析扎根基层、深入实践对于项目开展的重要性。他表示,无论是做项目还是开展社会实践,都需要“锚定一点,久久为功”,鼓励大家从公益、企业、乡村、科研等多个方面入手,找到自身志趣所在。
校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优秀实践队负责人张铭茵同学结合在院团委分管社会实践工作经验,从项目式实践与个人式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介绍,着重强调团中央“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鼓励学员深入家乡,开展基层服务,如社区服务、文化宣传、乡村振兴方面有关的服务活动,并提醒学员注重宣传环节,方便后续项目推进。她表示,开展社会实践应做好“实际”、“实地”、“实干”三个方面,真正深入地去做实事。
在互动环节,两位同学进行答疑互动,卢希武同学主要针对项目答辩有关注意事项进行回复,提醒学员可以提前准备好问题库,方便全面及时地回答问题。张铭茵同学主要对调研地点联系方式的查找进行说明,可以从官网、公众号入手提前进行联系。
会议最后,法学院团委组织部部长古文韬同学对社会实践推文、活动日志格式等问题进行说明,希望学员能更加全面的把握社会实践,将社会实践真正落到实处。青马班学员应该更加注重社会实践的长效性、时效性、可转化性,培育品牌意识,以多角度、多形式、多样态来深入开展。他提醒学员在开展社会实践时要注意安全,真正做到实践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青马扬帆正当时,青春奉献筑华章。法学院青马班学员将立足于“根基研习”、“红心追寻”、“乡韵新颂”、“社心服务”四个板块,深入乡村热土、社会课堂,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在社会实践的浪潮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奋斗的姿态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审核人:钟开炜